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探秘草原上的“羊绒帝国”,神奇物种有多神奇?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23-09-09 10:15:40


【资料图】

鄂尔多斯,是片神奇的土地。她是一个三面被黄河“几”字弯包围的区域,在库布其沙漠以及毛乌素沙地的“围堵”下缔造世界治沙传奇,实现从“鬼城”康巴什到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前的络绎不绝,还力压“北上广深”,成为2022年中国大陆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当然,不光依靠传统的“羊煤土气”,她在沙漠中建起了既发电又固沙的光伏板,造就了从空中俯瞰连排光伏板组成的壮观景象。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中轴线

但鄂尔多斯的神奇之处还得从她的地理位置说起。

黄河的“几”字弯将她从内蒙古高原上切割下来,其南部则大体以古长城为界,与黄土高原相连——这片被黄河三面环绕、海拔1100米至13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就是鄂尔多斯高原,属于广义的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约30多亿年前,鄂尔多斯高原还从属于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之一——“鄂尔多斯古陆”。在之后20亿年的时间里,高原经历了无数次地质构造运动,逐渐在地底深处形成了一块极为刚硬、极为稳定的基底岩石,地质学家称之为“克拉通”,意为“陆地的核心”

底层坚固稳定的基岩岿然不动,当西来的黄河迎面撞上这片高高耸立的坚固基岩,便只好沿着其边缘地带,夺路北上、东进,然后南折,出现了一片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因此,换个角度理解,也许不是黄河将她切割开来,反而是鄂尔多斯高原塑造了黄河的形状。

鄂尔多斯很神奇

制图/刘耘硕

而就在这鄂尔多斯高原上,还有个世界上独特的中国“风物”——阿尔巴斯绒山羊以及被世人称为“软黄金”的羊绒。羊绒早在唐代就作为舶来品出现在我国北部城市,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山羊绒产销国,羊绒产量约1.5万吨,占世界羊绒产量比例超50%,其中鄂尔多斯一个市产出了中国约1/4的羊绒。

被称为“软黄金”的羊绒

此次风物之旅·发现神奇鄂尔多斯,地道风物与多位知识型大V们一起共同探秘一个庞大的“羊绒帝国”背后的奥秘。

风物之旅·发现神奇鄂尔多斯

什么是羊绒?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需要穿衣服来保暖的生物,可以说穿暖是人类在进化过程的必然选择。原始人类褪去毛发后,主要使用树叶、兽皮、羽毛等自然材料来避寒和保护。在农业文明出现后,人类开始种植棉花、麻、亚麻等植物,养殖蚕、鸭等动物,纺织原料的增加以及纺织技术的提升,从而创造了更多的纺织品种。

而牧羊作为人类最久远的职业之一,在几千年前人们已经开始懂得羊身上的毛发保暖御寒,只是那时候大多用的是羊毛,还不知道如何获取更为珍贵的羊绒。

羊与人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千年前

据传,在公元200年左右的叙利亚发现了最早的羊绒布料,我国在唐代开始使用羊绒进行织造,明代《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外毛不甚裘长,内毛细软,取织绒褐”

在15-16世纪时期,因为克什米尔地区作为向欧洲输出羊绒的集散地,羊绒有了被广泛认同的名字,叫作“Cashmere”,在中国它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开司米”

羊绒是躲藏在绒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细绒,是人体能够感知的最柔软的纤维之一。其产量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优质羊绒在交易中以克论价,因而得“黄金”名。

@蘸盐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他的内心OS

“羊绒确实比羊毛更温暖更柔软。”几乎是大众对于羊绒的所有认知,所以为什么羊绒比羊毛更好?

其中最重要的奥秘是羊绒比羊毛更细,对于羊毛而言平均直径在18微米以下就可被称为超细型毛,而羊绒一般平均细度在14-16微米。

就像头发越细越柔软,羊毛羊绒也是同理,因此羊绒就天然会比羊毛更为柔软,同时在相同的覆盖面积下,纤维程度更细的羊绒比羊毛可以容纳更多的静态空气,保暖性也会上一个台阶。

将羊绒从长到短排序以测量平均长度

这精细活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才能干

可以说羊绒的出现既满足了温暖的要求,其亲肤以及轻盈的特质拔高了人类对于“穿暖”的要求。

如今在不少国家地区都有绒山羊的踪迹,国内而言,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是典型代表,在海外的蒙古、阿富汗、伊朗等地都孕育了不同品种的绒山羊。但要说其中的佼佼者,还得是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原住民”——阿尔巴斯绒山羊,其所产的羊绒细度平均能在14.0-15.5微米之间,优质的甚至能达到13微米

相比海外绒山羊产出的羊绒以紫色、青紫色为主,阿尔巴斯绒山羊羊绒毛色雪白,光泽度好,便更易染色成不同颜色的衣物。它作为中国特有的天赐“草原风物”,产出的羊绒绝对是织造成一件服饰的理想原材料。

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羊绒可以说是羊绒中的C位1、阿尔巴斯绒山羊,羊绒细度:14.0-15.5微米,颜色:白色

2、新疆绒山羊,羊绒细度:15.0-15.8微米,颜色:白色

3、蒙古绒山羊,羊绒细度:16.5-17.5微米,颜色:青紫色

4、阿拉善绒山羊,羊绒细度:14.5-15.8微米,颜色:白色

5、西藏绒山羊,羊绒细度:14.5-15.2微米,颜色:青紫色

6、二狼山绒山羊,羊绒细度:15.5-16.2微米,颜色:白色

源牧场,探索“几微米”的生态奥秘

在选购不同面料时,常能听到一个单位——支。支数越高代表面料纤维越细,简单来说,100支羊绒纱线代表1克纱线长度为100米。

羊绒的纺织品十分舒适亲肤

那么“几微米”的奥秘在哪里?一切还是要从它背后的草原说起。我们来到了鄂尔多斯源牧场,她是产业链的最开端,正在为整个羊绒产业探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版与示范

源牧场坐落在荒漠草原深处

一平方米里有多少草原植物?

源牧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的鄂托克旗,地处一片特殊的草原生态系统——荒漠草原上。

一说到草原脑海中第一个闪入的画面便是“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景,而荒漠草原与清风拂长草的刻板印象中的草原不太一样,细沙和松土会在此地大面积裸露,是极易发生荒漠化的一个类型。荒漠草原是在草原向荒漠过渡的生态交错带,是最干旱的草原类型,被称为“生态环境脆弱带”。这里生长的植物都必须是耐干旱且耐沙压埋的。

航拍荒漠草原能看到明显的土地裸露

我们在源牧场周边取了个1×1平方米的草样方,原本以为能有2-3种就不错了,没想到的是此中竟高低错落地生长了9种不同的植物,当细细看来植物类型,却让人不经发出感叹,“原来这里的羊都是吃中药材长大的呢!”

@三蝶纪在草原上的植物昆虫小课堂

最具代表的是源牧场部分区域的优势种——黑沙蒿,又名鄂尔多斯蒿,其果壁遇水吸湿膨胀可胶住土壤并能促进种子发芽,是荒漠草原防风固沙的先驱植物。它还有多重身份,《中华本草》记载其可祛风除湿、解毒消肿,蒙医也将其作为消炎、止血、祛风、清热药,可以说是“上得沙地,下得药房”

这里生长的豆科植物黄芪应该是人们最熟悉的中药材之一,若把它根部附近的土壤挖开,还能见到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形成的一个个固氮的根瘤,它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黑沙蒿为草样方区域的优势种

除此之外,蓝刺头、尖头叶藜、雾冰藜等可做药用的植物都可以在牧场中找到它们的踪迹。尽管荒漠草原的生产力不高,但也正是这一片风土才孕育出了独一无二的草原风物。

羊儿们就像“草原李时珍”尝百草,口水中专门针对植物纤维素的分解酶使得它们不用像人类一样熬中药而直接“生啃”中药材,羊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羊羔们“气血两亏”了。

这9种植物都极耐干旱且适合高原生存

制图/鱼一条

高原上的神奇物种

由这片荒漠草原孕育出来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绝对称得上是神奇物种。人们口中的阿尔巴斯绒山羊其实是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得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苏木”在蒙古语中为“乡”或“镇”的意思),所产出的羊绒是世界上最优质的山羊绒之一。它的绒毛毛囊比一般的山羊更小,也就使得绒毛纤维平均直径更细。

阿尔巴斯绒山羊造型不羁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神奇动物不仅吃草,还能帮助长草

碳、氮作为草原土壤养分的组成部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组成与活性的重要因素,其含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巨大。放牧绒山羊是牧场草原利用的主要方式,对于草地碳氮储量影响明显。

非禁牧期,绒山羊能在草原自由取食

合理放牧情况下,绒山羊的采食刺激了牧草分蘖和根冠比率的增加,从而更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地下传输分配。同时它们的排泄物像农家肥似的,积累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了土壤碳氮固持。绒山羊奔跑起来的践踏碾碎了在草原上枯枝败叶,让其与土壤充分接触、分解,完成碳氮元素的转移。

草原上还藏着许多其他生灵们

由上及下,由左及右分别为:

变色沙蜥、红脚隼、白顶䳭、斑芫菁、弯齿琵甲

摄影/@三蝶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里便变成了一方草原养一方羊,正是荒漠草原特殊的自然条件,经过长期自然选择,才铸就了拥有极细羊绒的鄂尔多斯风物阿尔巴斯绒山羊,而羊儿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草原。这次探访中我们还发现了在天空中、绿叶下、角落里,还有不少其他生灵也在默默参与守护着草原。

源牧场为了能够更好地养育这群绒山羊,建立起了四个实验室,它们各司其职,不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保持阿尔巴斯绒山羊羊绒那“几微米”的细。

科学研究是源牧场的重要部分制图/鱼一条、乌堆堆

其中智慧养殖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甚至在此建立起了一个“微型气象站”,采集并实时监测牧场的温度、湿度、风速,并在牧场土壤中0-15厘米、15-25厘米、25-35厘米埋入气体收集装置,定期定量收集土壤中的气体,进行植物固碳能力监测。

如此,精确的数据量化了不同环境下对于绒山羊生长情况的影响,也许未来可以找到最适合草原呼吸律动的放牧节奏

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正在采集土壤下的气体

如何一直“细”下去?

既要优生优育也要快乐生活

山羊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距今已有9000多年历史,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已经逐渐分化出了不同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品质性状往往被打上生态环境选择的烙印,忽略了人工选择的重要性。

如今,于2006年就被列入我国首批发布的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一级保护品种的阿尔巴斯绒山羊的羊绒正在逐渐变粗,为了守护这份纤细,科学家们做了不少努力。

科研人员正在为大V讲解羊绒知识

根据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遗传育种对畜牧生产的贡献所占的比重为40%,可以说良种是畜牧业的“芯片”,也保证了羊儿们的“优生优育”。源牧场中的资源保护与繁育技术实验室从提取绒山羊的卵母细胞开始,通过生物技术对绒山羊进行基因改良,并通过多代繁殖以达到稳定的性状。

不仅如此,实验室还列起了小羊们的“族谱”和“档案”,需要按时打疫苗,“成年”(18月龄以上)才能结婚(配种),还要防止近亲繁殖,将小羊的一生整得明明白白。

显微镜下的卵母细胞

那么除了从育种上把握好基因的秘密,要怎么做才能让羊绒维持它应有的“细”?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让牛听音乐可以产出更多牛奶的说法,所以答案很简单,开心就完事儿了!

羊控来到源牧场,沉溺于羊羊无敌可爱的同时,确实对它们的生活狠狠羡慕了。且不说它们有羊羊托儿所、专门的产房和大片的草原自由奔跑,吃的是真好啊。

小羊的快乐生活

羊也以食为天,除了要吃饱之外,营养条件对羊绒生长有显著影响。牧场有无穷尽的草原中药材供它们食用外,还配备了“营养师”制定详细的日粮营养配方方案,饲草料投喂还要进行一定初加工,保证山羊的适口性、营养吸收和消化。

@高庆一体验羊倌喂羊

上方的“V”字铁架既可以避免羊羊们的角顶到对方,也可以用来放置干草供它们食用

主食之外当然还有“零食”,就像当代“社畜”必备的维A、维C、护肝片一样,圈舍或运动场内悬挂复合舔砖,满足绒山羊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实验室也在尝试不同方式让羊羊们生活得更好,羊圈中羊有不同颜色的羊角,也正是为了一系列研究做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标记

红角与蓝角分别代表了实验组与对照组

探究各项研究对于羊儿们的作用

光吃不动可不行。山羊本身就活泼好动,为了保证禁牧期间山羊的运动量,平均每只山羊圈舍具有2-3平方米的运动场,甚至还放了“滑滑梯”,有些羊羊是对占据高处更感兴趣,有些羊羊则更喜欢上下攀爬追逐打闹,好不欢快。

就问哪个成年人不羡慕有滑滑梯

在这一系列操作后,羊绒是检验这些探索的唯一标准。

从绒山羊的不同部位获取羊绒后,将其放置于显微镜下,建立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图。也是从显微镜下才能更真切地看到优质羊绒的模样,优质羊绒的表面鳞片边缘光滑、完整性好,紧贴毛干且鳞片大而稀,故而手感更加柔软、滑糯、亲肤。

显微镜下的羊绒纤维

羊绒够细,价格翻倍

让阿尔巴斯绒山羊产出足够“细”的羊绒其实是件比想象中更具人情味儿的事。

与草原上天然生灵日夜相伴的是牧民,他们的背后底色则是草原文化。很多人以为草原文化都以“流浪”为主题,其实草原文化的内核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他们代表音乐形式——呼麦就可见一斑。

这里的人们离不开音乐与舞蹈

来草原听呼麦别有韵味

呼麦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虽然是人声,但又仿佛是大自然借人类之口发出它自己的声音,细细听来在不同歌曲中仿佛有草声、水声、风声、动物声等。由此看来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并非只是单方面地被环境改变,这就是他们主动去尝试,与自然去沟通的一面。

就养羊而言,牧民们早已学会了与不同的草场进行“沟通”,根据情况进行划区放牧及转场,夏冬牧场转场这个浩浩荡荡的工程也绝对是内蒙古的壮观风景线。

羊控@花落成蚀就是一整个直接上手

但据源牧场周边的牧民说,养阿尔巴斯绒山羊最累还不是转场,而是取绒。取绒有两种方式——剪绒抓绒。剪绒是用剪刀连毛带绒一并剪下来,操作简单易行;抓绒则是用抓子从羊身上抓下山羊原绒,这种方式含绒量高,但显然操作更繁琐。

为了更好地守护羊羊们,源牧场会定期向牧民们进行生态养殖方式科普,例如2023年6月,源牧场联合苏木嘎查及德国动物福利认证组织,组织嘎查牧民开展了动物福利培训绒山羊疾病防控经验交流。

取绒工具眼花缭乱,如何选择合适的抓绒工具是个学问

牧民绝对是鄂尔多斯固定资产大户,部分牧民家中甚至养着几千只阿尔巴斯绒山羊。为了让牧民不一味地追求产绒量而是更多关注如何养好羊,源牧场设立优质优价羊绒收储中心

源牧场针对周边牧民出台了优质优价补贴政策,根据细度指标每年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再给以补贴,对于细度低于14.5微米的羊绒每公斤补贴高达500元,相比没有补贴的每公斤300左右的市场价格,高出了2倍之多,这也让牧民们能够更重视羊绒的质量,他们就算少养几只羊,只要质量好一样能卖出好价钱。

凡参加过动物福利认证的牧户,除了享受优质优价补贴以外,所交羊绒都会有每公斤5元的认证奖励。

小小的羊绒里有不少知识

母羊产出的羊绒质量优于公羊,因此一个牧场母羊与公羊的比例为50:1。而这一头公羊的重任则是要提供优秀的基因,以产出性状稳定优秀的后代。因此鄂尔多斯集团在当地建设种公基地,将优秀的种公羊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为牧民家的母羊进行配种,使得羊儿的后代能够持续享有优秀的基因,而不使羊绒变粗。

此外,这里正在打造的示范牧户让标准化养殖的好处更容易被牧民所感知,统一的投喂设备、标识、养殖标准、信息化管理……,这一切都让这片草原携手牧民与羊,走向更远的远方。

科学养殖保证了羊绒品质的稳定

“上天的宠儿”来形容鄂尔多斯毫不过分,亿年来的地质构造运动将此地古老的动植物转化为储量丰厚的煤田、油田和气田。阿尔巴斯绒山羊作为这里的“地道风物”,为当地乃至世界人民产出了被誉为“软黄金”、“纤维宝石”的温暖羊绒。

难能可贵的是,原本可以“坐享其成”的人们选择了一条看似更“慢”更“长”的道路,更脚踏实地地温暖着全世界。当我们触摸到这份温暖时,我们触摸到的是草原的脉搏,在轻柔中,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一举一动,更是感受到了这里的人们对于全世界的温柔。

编辑|饭火花

文字编辑| 乌堆堆

图片编辑| 吴学文

设计 | 鱼一条

封图 |吴学文

制图审稿专家| @植物人史军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